印鈔廠大揭秘系列三
“百元票”背后的趣聞
眾所周知,第四套人民幣百元票上用的是四位領袖的頭像,但第五套的百元票為什么只選用了毛澤東的頭像呢?原來,這背后還隱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趣事。
第五套人民幣的正面圖案,曾經考慮過選用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孔子、莊子、李白、岳飛、李時珍等,但從安全角度看,這些歷史人物的頭像不利于防偽。因為鈔票上的人物形象老百姓越熟悉越好,這樣只要鈔票上人物的形象稍有變化(譬如遇到假鈔),就會引起警覺。所以選來選去,還是毛澤東的形象最好,因為毛主席的形象大家最熟悉。第五套百元票選用的是毛澤東在第一次政協會上講話的形象,之所以只選擇他一人的頭像,并且比以往放大了幾倍印在鈔票正面,也是從防偽角度考慮的:凹版雕刻印制的大頭像,造假者很難仿制;識別毛澤東一個人,也比辨識幾位領袖頭像簡單得多。
還有一個變化令許多人搞不明白,為什么第五套人民幣的百元一改第四套人民幣百元票的暗綠色調,而采用了紅色呢?這主要是因為紅色喜慶、漂亮。就像中國人的服裝,過去以灰藍為主,改革開放后,逐步變得五彩繽紛,亮麗起來。人民幣設計是時代精神的體現,第五套人民幣也像改革開放后中國人的服裝一樣,變得亮麗起來。并且第五套人民幣百元券定于建國五十周年的1999年10月1日發行,要有一種喜慶的色彩。
除此以外,百元的紅色大票,還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就是大受廣東沿海一帶群眾的歡迎,南方人認為這紅色百元大票特喜慶。紅紅的色彩,中間花團錦簇似的一團富麗堂皇的裝飾紋樣,再加上被許多百姓視為保護神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這些正符合中國人吉祥喜慶的傳統觀念,用在節日、婚禮或其他需要送紅包的場合,尤其拿得出手。過去廣東人送孩子壓歲錢,往往拿人民幣去換港幣,因為港幣的色彩喜慶。現在好了,他們再也用不著去換港幣了。
當然,第五套人民幣的設計師們并沒有想到廣東人送紅包,他們考慮的除了政治文化等內容外,更重要的是防偽。第五套人民幣與前四套相比,最重要的進步是防偽技術大大地前進了一步,一張看似簡單的鈔票,其實內部處處藏著“機關”,如:微縮膠印文字、紅藍彩色纖維、固定人像水印、橫豎雙號碼、陰陽互補對印圖案、光亮油墨面額數字、磁性微文字安全線、手工雕刻像。隱性面額數字等等,共計10多道防偽設計! 一張人民幣,從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廠,至少要經過七八道工序。為了防偽,鈔票上偉人頭像的模板全是手工在鋼板上雕刻而成,雕刻時,一點一線都不能出錯。手工雕刻耗費的時間多則一年、少則半年。
人民幣是一種特殊產品,它的質量關系到國家的名譽。正因有了大師們的精巧設計,和印鈔工人的辛勞付出,被稱為“國家名片”的人民幣,才能以卓爾不群的身姿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