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票樣系列二
大唐收藏網
2016-01-04 16:35:11
瀏覽量:27
我國銀行出納制度對人民幣票樣的管理規定:人民幣票樣是反假人民幣的重要資料,必須妥善管理;縣下基層行處不發人民幣票樣,可用新人民幣代替;票樣的領發和保管,都應按券別、版別分戶,登記票樣號碼、張數,登記領發單位和經手人。人民幣票樣不準流入市場,一旦發現人民幣票樣流入市場,應立即截留收回,并作如下處理:(1)認真向持票人追查來源,如系誤收、誤用,應由持票樣人所在單位出具證明,說明情況,經調查屬實,可酌情矛以收回;(2)兌回行應根據兌回的票樣號碼繼續追查,丟失票樣的銀行應對有關失職人員酌情處理;(3)苦非本轄區內經管的票樣,應逐寄送上級人民銀行,上級人民銀行根據分發人民幣票樣登記簿的記載追查和處理。由人于人民幣票樣實行嚴格的管理,所以,通常情況下不會流散到社會上去,但從人民幣收藏實踐上看,人民幣票樣時有發現,尤其是第一套人民幣票樣,這與過去票樣管理制度不嚴有關。最近市場上又發現大量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三套人民幣票樣,這大概與中國人民銀行機構撤并有關。
有些人民幣收藏愛好者也集藏人民幣票樣,并以此作為一個專題,而大多數人還是看重流通正票的收藏,因為它是真正發行流通的,屬于法定流通貨幣,只有個別品種的正票很難集到時,才搜集票樣充數。而在國外卻不然,如美國和日本的人民幣收藏愛好者,對票樣的收藏都比較熱心且肯出高價,因為他們與我們國內收藏愛好者的觀念不同,外國人堅信“物以稀為貴”的原則,而國人注重“出生的身份”。因此,一般早期的人民幣票樣雖然存世量比正票少之又少,但在國內一般售價比正票為低,不過,剛剛退出流通或即將即出流通的人民幣票樣卻比正票售價要高。
標簽:
上一篇:人民幣票樣系列一
下一篇:人民幣收藏品的九大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