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如銀,銀不如銅,銅不如紙
許多藏友在剛進入收藏界肯聽聽說過這么個說法:金不如銀,銀不如銅,銅不如紙。剛聽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很詫異,紙怎么能比真金白銀還貴重呢?這并非是天方夜譚,而是當今收藏界公認的一個現象,這也正說明了紙幣的升值潛力和收藏意義。隨著第一套人民幣強勢漲值,收藏者將目光聚焦在第二、三套,甚至是第四套上。“由于紙幣收藏具有門檻低、入門快、風險小等優點,如果能妥善保管,藏點錢,翻幾番,其實這事也簡單。”詹志杰開玩笑地說。
收藏“錢景”良好
“錢買錢,錢賣錢,錢進錢出錢炒錢;錢生錢,錢養錢,錢來錢往錢賺錢。”人民幣是投資門檻低、周期短、回報高、風險小的項目,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收藏界的“軟黃金”。
“收藏、投資人民幣,對于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理財投資方式。但是,炒賣還沒有退出流通領域的人民幣是違法的。”原黃石收藏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資深收藏家陳進特別強調,“所以,收藏界流行的說法是‘搶三收四留其五’(三四五意為第三、四、五套人民幣)。”
詹志杰分析說,從目前收藏人群來看,第三套和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者是人民幣收藏的“主力軍”。收藏人數多,炒作熱,升值快,是其主要優點。
“連號的、特殊號碼的和錯版的紙幣其市場價格要高于不連號的和普通號碼的。另外,紙幣不少品種的版別較多,同樣面額的紙幣市場價格均有不同,如60版貳元券,有‘五星水印’和‘古幣水印’兩個品種,存世量均少。”
“紙幣在長時間的流通過程中,磨損非常明顯。另外,假幣也不斷產生,尤其是面額比較高的品種以及停止流通后市場價格被不斷推高的品種。”詹志杰表示,早期的人民幣品種多,如第一套人民幣有62種版別,第二套人民幣有13種版別,但存留數量少,品相上佳的更少,所以一定要注意品相、辨別真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