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紙幣紅五元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每一套的紙幣都有著一段歷史背景,我國到目前為止,一共發行了五套的紙幣,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五元紙幣。
紅五元紙幣整體呈現出的紅色也是十分契合當時的社會背景。53年5元人民幣的正面刻畫了全國各族、各階層人民的大團結的繁榮景象,符合我國的歷史國情,背面也集合了漢語、蒙古族語、藏語、維吾爾族語等各族人民語言和文字。圖案展示的主要是各族人民團結共進積極向上的畫面,制作工藝十分細致。
其次,53年5元人民幣可以說是命運多變,二十世紀中紀,中蘇關系出現了一定程度等等惡化,央行對53年5元人民幣采取了回收銷毀的手段,再加上當時的印刷技術尚未成熟,人民也還沒有收藏的意識。它曾經是中蘇友誼的見證和象征,隨著它的退出流通,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并且由于整個第二套人民幣的存世量都極為稀少,品相完好的更是寥寥無幾,使得如今正如我們所見,由于它的獨特性和稀缺性使得它在錢幣收藏中獨樹一幟,成為人民幣回收市場的寵兒,市值一直保持穩步提升的趨勢。
另外,在這些所有的紅五元中還會發現有一些少量的海鷗水印劵種的人民幣,如果能夠全套收藏的話,那么價值是特別巨大的。而且,和同套的其他幣種相比,紅五元是發行最晚的紙鈔,并且本身的冠字號的自體設計的較小,相對稀缺。
盡管第二套人民幣的發行時間比較久遠,但是面值豐富多樣,為當時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重要左右。據了解,在第二套人民幣中,五元分為二版紙幣紅五元和黃五元,它們的規格相同,只不過水印和色調不一樣。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們都成為了稀世珍品。所謂的紅五元,是以紅色作為主要色調,水印是實心五角星。而黃五元是黃色的,以空心五角星作為水印。
二版紙幣紅五元與黃五元是同時發行的,也在同一年停止使用并且回收。它們經歷了十分混亂的文革時期,也經歷了改革初期,見證了新中國發展的歷史。紅五元的正面圖案是民族大團結,彰顯了各個民族團結一致建設新中國的理念。背面的圖案是國徽和花紋,以及四種民族文字寫出的“中國人民銀行”。
要說二版紙幣紅五元與其它面額的紙幣有什么區別,那就是它是當時的蘇聯代為印刷的。與蘇三幣不一樣,這一款紙幣的背面花符有了變化,看起來更有中國特色。由于這款紙幣的發行量非常稀少,使其存世量越來越少。這就注定它們的市場價格一定會飆升,從五元面值上漲到了五萬元左右。如此驚人的價格,震驚了整個錢幣市場。但是大家仔細想想,這種驚喜也是情理之中的,因為它的背景和意義不一樣,再加上存世量越來越少,未來還會繼續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