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27張全新真幣-含三珍背綠水印一角
大唐收藏網
2017-03-15 16:58:34
瀏覽量:9
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27張全新真幣-含三珍背綠水印一角
★第三套人民幣簡介
第三套人民幣2000年7月退出流通市場,共流通了38年,是現有五套人民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也是我國首次完全獨立設計、印制的一套紙幣。全套面值合計18.80元,9種版別,全套共有24張,另附53版3種無號分幣3張。其中:“1960年紅一角”、“1962年背綠一角”、“1962年背綠五星水印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幣中最具有收藏價值的三大鈔王。
實拍: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收藏冊
實拍: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收藏冊內外包裝
★27張人民幣版別、圖案、特點羅列:
1 壹角1960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面凹印|正背面膠印|國旗五星滿版水印|紅三羅馬冠字|棗紅)
2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凹背膠|紅三羅馬冠字|背綠)
3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凹背膠|國旗五星滿版水印|紅三羅馬冠字|背綠)
4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凹背膠|國旗五星滿版水印|紅三羅馬冠字)
5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凹背膠|紅二羅馬冠字)
6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背面膠印|紅三羅馬冠字)
7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背面膠印|紅二羅馬冠字)
8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背面膠印|藍三羅馬冠字)
9 壹角1962年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正背面膠印|藍二羅馬冠字)
10 貳角1962年長江大橋(正凹背膠|三羅馬冠字)
11 貳角1962年長江大橋(正背面膠印|三羅馬冠字)
12 貳角1962年長江大橋(正背面膠印|二羅馬冠字)
13 伍角1972年紡織女工(正凹背膠|滿版水印)
14 伍角1972年紡織女工(正背面膠印|滿版水印)
15 伍角1972年紡織女工(正背面膠印)
16 壹圓1960年女拖拉機手(五星古幣滿版水印|三羅馬冠字)
17 壹圓1960年女拖拉機手(國旗五星滿版水印|二羅馬冠字)
18 壹圓1960年女拖拉機手(國旗五星滿版水印|三羅馬冠字)
19 貳圓1960年車床工人(國旗五星滿版水印)
20 貳圓1960年車床工人(五星古幣滿版水印)
21 伍圓1960年煉鋼工人(國旗五星滿版水印|三羅馬冠字)
22 伍圓1960年煉鋼工人(國旗五星滿版水印|二羅馬冠字)
23 拾圓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天安門固定水印|三羅馬冠字)
24 拾圓1965年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天安門固定水印|二羅馬冠字)
25 壹分1953年(羅馬冠字無號)
26 貳分1953年(羅馬冠字無號)
27 伍分1953年(羅馬冠字無號)
★附頁無號分幣介紹
1953年版壹分、貳分、伍分有兩種分別。1953年3月1日發行了壹分、貳分、伍分為第二套人民幣的輔幣,是帶冠字有號碼;而八十年代為當時貨幣供應而發行的壹分、貳分、伍分系使用1953年版于1981年印制,只印冠字而無號碼,作為輔幣卷,繼續與第三套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但嚴格的說,1953年版帶冠字無號碼的壹分、貳分、伍分(1981年印制)不屬于第三套人民幣的范疇,為集藏方便,作為“附頁”而收入了本冊,特此通告。
★最具有收藏價值的三大鈔王
●紅一角——“路線錯誤”引發的升值風暴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60版一角紙幣“紅一角”,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這在當時“左右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了嚴重的“右傾”錯誤。此后,該券即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而這個錢幣上的“路線錯誤”卻使“紅一角”在今天成為收藏界的寵兒,集萬千目光與一身。當前市價瘋漲幾萬倍,已是各路藏家奮力尋求的稀世珍品。
●背綠一角——存世1年又2個月的“短命”鈔王
為挽回“紅一角”的錯誤而發行的是第三代鈔王——“背綠券”。然而這枚1角鈔票卻由于與1964年發行的2角紙鈔顏色極為相似,極易在交易過程中混淆,故僅使用了14個月便遭回收,由此成為歷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紙幣。加蓋五角星水印的“背綠券”如今市價高達元,穩坐第三代鈔王寶座。
●背綠水印一角——珍惜五角星、古幣混合水印亮相
1枚鈔票同時印有2種圖案的水印,這在第三套人民幣面世前從未有過先例。“女拖拉機手”和“車床工人”券開創性的采用了“五角星與古幣”的混合水印,成就了人民幣收藏史中的一大亮點。其中的古幣水印形狀極為特殊,在此后的歷枚人民幣中不曾再現。這兩枚鈔票憑借著獨特的水印設計,成為鈔中珍品,升值勢頭咄咄逼人。
★第三套人民幣介紹
●1角券正面原為"干部參加勞動"圖景,后改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圖景;背面圖案為國徽、菊花,主色調共有棗紅色、深棕、淺綠、醬紫、桔黃五種。
●2角券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背面圖案為國徽、牡丹花,主色墨綠色。
●5角券正面為紡織廠生產圖;背面圖案為國徽、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蓮色。
●1元券正面為女拖拉機手圖,象征農業為基礎;背面圖案為國徽、放牧圖,象征發展畜牧業;主色深紅色。
●2元券正面為車床工人圖,象征工業為主導,背面為國徽、石油礦井,象征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綠色。
●5元券正面為煉鋼工人圖,象征工業以鋼為綱,背面為國徽露天煤礦,象征發展能源工業;主色深棕色。
●10元券正面為 “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圖,象征人民參政議政,當家做主人,背面以紅色牡丹花和彩帶襯托天安門,象征偉大祖國的富強和團結;主色黑色。俗稱“大團結”。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背景
第三套人民幣是1962年開始發行的。當時,我國經過了連續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在黨中央以調整為中心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難,大力發展生產,使國民經濟開始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金融狀況逐漸好轉。為了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眾使用,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比價為1:1,即第三套人民幣和第二套人民幣票面額等值,并在市場上混合流通。
第三套人民幣在第二套人民幣的基礎上對版別進行了全面調整、更換,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幣中的3元券,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日發行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80年4月15日發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幣止,經過了18年的逐步調整、更換,共陸續收回第二套人民幣(除6種紙、硬分幣外)10種,陸續發行第二套人民幣13種,其中,10元券1種、5元券1種、2元券1種、l元券(幣)2種、5角券(幣)2種、2角券(幣)2種、l角券(幣)4種。
1962年4月20日公布發行了1956年版棕色5元券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其中,棕色5元券在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醬紫色5元券的基礎上對顏色、花紋進行了更換調整,此券是第二套人民幣的最后一個券種。同時發行的棗紅色1角券是第三套人民幣的開始。1964年4月15日,第三套人民幣的深綠色2元券和墨綠色2角券同時發行。1966年1月10日,發行有天安門水印的1965年版10元券和1962年版1角券。為了解決1962年版1角券背面顏色與1962年版2角券背面顏色近似,不易辨認的問題,1967年12月15日調整了1962年版1角券背面顏色,重新發行了1962年版1角券。1969年10月20日,第三套人民幣深棕色5元券和深紅色1元券開始發行。1974年1月5日,發行第三套人民幣的青蓮色5角券。1980年4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開始發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金屬人民幣。這四種金屬幣與市場流通的同面額紙幣價值相等,同時在市場混合流通。至此,我國第三套人民幣13種券別發行齊全。
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目前發行、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這套人民幣從1958年開始統一設計。票面設計圖案比較集中地反映了當時我國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并舉的方針。在印制工藝上,第三套人民幣繼承和發揚了第二套人民幣的技術傳統、風格。制版過程中,精雕細刻,機器和傳統的手工相結合,使圖案、花紋線條精細;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穎、明快;票面紙幅較小,圖案美觀大方。
第三套人民幣券別結構合理,紙硬幣品種豐富,設計思想鮮明,印制工藝也比較先進。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增強了人民幣的反假防偽能力,為健全我國貨幣制度,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套人民幣八大珍品
中國人民銀行自1960——1972年間,印制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共發行7種面額紙幣,分別是1角、2角、5角、1元、2元、5元和10元。由于紙張、工藝、顏色等不同,共有24個品種。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時間跨度大(12年),流通時間長(到1996年末才停止流通),設計精美、工藝精湛,應該說,其中的每一個品種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但由于印制量和存世量的不同,起收藏價值也不一樣。具體說,有八大珍品,應該引起收藏者重視。
1、背綠水印。該幣是1962年版的1角券。由于背面的綠色在流通中極易與同年代發行的2角券(長江大橋)相混淆,所以,早在1967年就退出流通領域。1994年以來,該幣在收藏市場一路走高,是第三版人民幣的領頭羊和風向標。
2、紅壹角。該幣是1960年版一角券,紙張質量好,工藝精湛,色調明快,深受收藏者青睞,自1971年退出流通領域一來,也在收藏市場聚集了一定的人氣,尤其是96年郵幣卡三駕馬車并行時,它也和背綠水印一樣,價格居高不下,上揚石頭強勁,未來會有良好的市場表現。
3、普通背綠。該幣與背綠水印系同一版本,只是紙張有所區別,且存世量較多,因此價格偏低,。未來也將會有良好的市場表現。
4、車床古幣水印。該幣是1962年版2元券,1991年停止流通。它與紅1角、背綠一樣,具有良好好的市場屬性,倍受追捧,具備一定的上揚潛力。
5、車床五星國旗水印。該幣與車床古幣水印屬同一版本,只是水印有所區別,發行時間在后,存世量偏多,因此價格也偏低。但該幣也與上述幣種一樣,同屬三版幣的領頭羊。
6、拖拉機古幣水印。該幣是1962年版1元券,1996年末停止流通。也是三版幣中較珍稀的品種,未來應具備較大上升空間。
7、長江大橋凸版。該幣是1962年版2角券,1996年末停止流通。1962年版2角券有紅3字凸版、紅3字平板、紅2字平版之分,由于凸版2角券是較早的流通品種,也具備印制量小,存世量少的特點。并且價格相對較低,適于百姓大眾收藏,預計未來上升潛力較大。
8、紡織平版水印。該幣是1972年版5角券。1972年版5角券有凸版水印、平版水印和膠印之分,在這幾種之中,平版水印較少見,因此價格偏高。
另外,紡織凸版水印(5角)、煉鋼(5元)、勞動(1角紅3字冠)也都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和市場潛力。
★第三套人民幣背綠水印壹角券的辨別
1、“冠字辯別法”:
所謂冠字即每張錢幣阿拉伯數字前的羅馬數字,背綠水印都是三羅馬。從冠字上可以99%判定真假背綠水印,目前發現的背綠水印的冠字除幾種大羅馬數字外只有三種。
A、先說大羅馬數字的背綠水印:這種背綠水印一角極少,很難見到,目前發現的有“IX * *”和“VIII * *”二個大羅馬字開頭的背綠,如果是這兩種冠字的背綠水印,則用這個方法不能識別,但這二個冠字的背綠水印極少,碰到的機會也不多。
B、常見的背綠水印冠字(占據90%的背綠水印,你買這些范圍內的背綠水印就可放心,當然也要注意是否改冠字),這些冠字是:
(1)I III IV(134):只要是這三個冠字,不論順序,隨意結合,都是背綠水印。
(2)I III VI(136):只要是這三個冠字,不論順序,隨意結合,都是背綠水印。
(3)X III I(031):這一組與上面有點不同,也是最容易欺騙人。這里面有四個冠字背綠水印,有二個不是背綠水印。除I IIII X(130)和I X III(103),其它的不論順序都是背綠水印。
2、水印圖形和紙張厚度識別法:
這個方法對鑒定者要求較高,沒經驗者或沒真的背綠水印對比很難識別,假的背綠水印里面的水印都是后來人為加進去的。一般是用真背綠一角按橫切面撕開加進水印再粘合起來,也有用紅三凸水印一角的正面加上背綠的背面加工而成的背綠水印:
A、紅三凸水印一角正面+背綠的背面加工而成的背綠水印:這種假的背綠水印其水印是用紅三凸水印一角的水印,與真背綠水印沒有區別,因此看水印看不出來,這種情況只能從冠字及紙幣的厚度來區別,這種二面粘合起來的紙幣一定會比真背綠水印更厚,拿在手里摸會明顯感覺紙張更厚。
B、背綠一角撕開加進水印再粘合成的背綠水印:這種假的背綠水印的破綻是紙張厚,別外加進的水印往很清晰,角很尖,水印邊緣與紙幣的過度不自然。而真的背綠水印都是模糊的,邊緣過度自然。很多假背水印連水印放在的位置都是一樣的,出自同一個人手。
3、主要就介紹上面二點,尤其是推薦第一個方法,另有二個輔助方法,簡要介紹如下:
(1)別人還從暗記上做了研究,引用一下“第一個區別是有水印幣在正面主景中大門右側第六根與第七根欄桿之間的上端有一個英文字母“A”字暗記,在“A”的下方的兩道橫梁之間有一個“┴”;而無水印幣“A”的下方是“+”。這個要借助放大鏡看為止,實踐性不強。
(2)看紙張的油性:背綠水印正反面紙張與背綠相比,背綠水印一角有點油性的感覺,好像紙幣蘸了油一樣,而背綠而顯得有點干,這一點也是要有實踐經驗的才易判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