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收藏:春天花會開(一)
作為第二套人民幣收藏的三大板塊之一,紙幣的參與面最廣的,社會影響力也是最大的。近年來無論是已退出流通使用領域的人民幣,還是新近發行的奧運紀念鈔,無不以轟動的上漲效應引起社會對紙幣收藏和投資的強烈關注。
2008年的奧運鈔發行后最高上漲了18倍,成為當年市場最大的黑馬,那么剛剛過去的2009年市場又有哪些精彩行情值得我們回顧呢?
第三套人民幣繼續演繹傳奇
人民幣發行量大,流通量大,介入門檻低,群眾基礎廣泛,同時又有巨大的禮品消耗做保障,市場流通變現功能強,因此一直是場外規模資金較為關注的一個板塊。
目前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時間已久遠,市場流通量十分稀少,已完全進入收藏領域,規模資金關注不多,而第三套人民幣和第四套人民幣,由于發行時間相對較短,多數品種的市場流通量仍較大,因此成為規模資金關注較多的品種。
第三套人民幣發行于60年代,是我國目前發行、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這套人民幣以其主題思想鮮明、設計風格新穎、券別結構合理、主輔幣品種齊全、印刷工藝先進并有較強的防偽性能等特點,在我國貨幣發行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由于發行于特殊年代,在這套人民幣身上刻有文革時代的烙印,因此在目前各套人民幣中集藏價值顯得十分突出。
第三套人民幣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消息公布之后,第三套人民幣曾掀起一波行情,但之后便陷入長達5年的調整。從2005下半年起,主力資金開始重新運作第三套人民幣,到了2007年,第三套人民幣中的部分活躍品種上漲了近7倍。
經過08年的調整,去年第三套人民幣再拾升勢,整體價格又上了一個大臺階。這當中表現突出的主要以下幾個品種:2元五星水印從年初的330元左右上漲到800元;平版水印5角從100元左右上漲到450元;凸版2角從25元左右上漲到75元;5元煉鋼工人(3羅碼)從55元上漲到150元;10元大團結(2羅碼)從45元左右上漲到100元;高價的背綠水印1角漲幅偏小,年初價格在1450元左右,目前市價1850元。而15張小全套又500元左右上漲到1300元。
第四套人民幣市場影響力迅速擴大
如果說2007年之前,紙幣收藏和投資的主要熱點集中在第三套人民幣上,那么在這以后,第四套人民幣的收藏和投資則開始逐漸升溫,并有取代第三套人民幣成為紙幣收藏主流的趨勢,而這種趨勢在2009年則表現得更為明顯。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行9種面額,4種票券。與前幾套人民幣相比,第四套人民幣在設計思想、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特別是在設計風格上,這套人民幣保持和發揚了中國民族藝術傳統特點,主幣背面圖景取材于中國名勝古跡、名山大川,背面紋飾全部采用富有中國民族特點的圖案。而在印制工藝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頭像水印,雕刻工藝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