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人民幣紙幣冠號與補號淺想(三)
第四套人民幣80版拾元券是第四套人民幣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券種,自1988年9月22日開始發行至2001年9月1日發行1999年版拾元券止,筆者共收集到80版拾元券7個區域組401種冠號(該數量是指設放的流通券冠字號,不包括未發行的票樣冠號JY和連體鈔冠號),如果以第四套人民幣的年版計,拾無券是發行冠號最多的券種。
由于拾元券收集到的封簽資料少,其區域組的發行次序尚未完全明了,現以80版角券的區域組發行次序作時序去論述它的發行冠號。拾元券第一大組AP—JZ(10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93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一大組啟用了JX、JZ二個冠字作補票冠號,JU也具備補票特征,但現尚未有實例確認,JU是值得今后研究的一個冠號。
拾元券第二大組PA—ZJ(10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94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二大組啟用了ZI、ZJ二個冠字作補票冠號。
拾元券第三大組PK—ZO(5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49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三大組啟用了ZM、ZN、ZO三個冠字作補票完號。
拾元券第四大組AK—JO(5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49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四大組啟用JN、JO二個冠號作補票冠號。
拾元券第五大組KP—OZ(50個冠字號)全部投放齊,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五大組啟用了NY、NZ二個冠字作補票冠號。
拾元券第六大組KA—OJ(5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49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六大組啟用了NI、NJ二個冠字作補票冠號。
拾元券第七大組AA—JJ(100個冠字號)中,目前發現投放的實物有17種冠號,從實物實例中發現,第七大組啟用了JJ一個冠字作補票冠號。
第四套人民幣80版拾元券由于面值高,發行量大,目前國內主集冠字號的人數不多,研究其發行的資料也較少,特別是早期投放的第一、第二大組未收集到實物的冠號,是否發行還是未知數,補票冠號的確認有些還缺乏依據。因此,搞清投放冠號是該專集的重點。像曾經盛傳“PU”冠號偽鈔,有藏友說該號不全是假幣,有藏友曾收集到此號,但經核實,確認是偽鈔。
80版拾元券的收集難度幾乎集中在第一大組及第二大組的P小組PA、PJ等號,另難度大的是補票號ZN、JO。
80版伍拾元券是第四套人民幣投放冠號最少的一個券種之一,自1987年4月27日發行始到1992年8月20日公告發行90版伍拾元券止,近五年時間僅投放了第一區域組24種冠號,80版50元券啟用了JZ作為唯一補號。
80版壹佰元券是第四套人民幣冠字號發行最少的一個券種,自1988年5月10日開始發行,至1992年8月20日開始投放90版壹佰元券上,第四套人民幣壹佰元券僅發行了第一大組16個冠號,80版100元券啟用了JZ作為唯一補號。
90版伍拾元券于1992年8月20日開始發行。根據1992年8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通告。
90版50元券冠字號,沿用80版50元未使用的冠號繼續投放,90版50元券使用JW冠號作票樣。從1992年8月20日開始發行至第五套人民幣50元券推出,據現收集的實物資料,90版50元券共抽參謀長了170種冠字號,具體投放的冠號有:
第一大組(AP—JZ100個冠號)74種,在74種冠號中,已證實啟用了JX作補票冠號,從該組發行的冠號分析,JT、JU具備補票特征,但因缺乏相應的資料,無法證實該兩號是否使用作補票。
90版50元券第二大組(PA—ZJ100個冠號)現發現抽參謀長有96種冠字號。
第二大組證實啟用了ZH、ZI、ZJ作補票冠號
第四套人民幣90版50元券,要集全冠字號按理不難,但要集全全新券就極難。其中收集難度最大的是第二大組的ZE,在集藏者當中,僅有少數人收集到,從組別冠號投放的時間推論,ZE應是最后投放號,但是Z組的ZA、ZB后就到了ZE、ZC、ZD至今未發現實物,ZE是否使用作補票冠號就要靠今后的實例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