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的券別說明
第三套人民幣的券別說明
第三套人民幣,從一角到十元券正面分別采用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武漢長江大橋”、“紡織車間”、“女拖拉機手”、“車床工人”、“煉鋼工人”、“人民代表步出大會堂”等 圖案;背面分別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天山放牧、石油礦井、露天煤礦等圖案。每一種面額票券都有獨立鮮明的主題思想,正背面相互襯托,互相呼應, 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建設、各階層人物風采、民族風情和人民當家作主、團結和諧、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歷史狀況,具有典型的文物特征和社會史料價值。
第三套人民幣券別結構合理,紙、硬幣品種豐富,設計思想鮮明,印制工藝也比較先進。發行第三套人民幣,增強了人民幣的反假能力, 為健全我國貨幣制度,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棗紅:正面圖案主題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反映青年學生下鄉參加義務勞動的場景;背面為國徽和菊花,象征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欣欣向榮。棗紅一角是第三套人民幣的首發券,設計風格反映了人民幣設計由第二套向第三套過渡的痕跡,取消了上邊框,但仍保留著下邊框。發行時間為1962年4月20日,因正面人物有向左走和向右走之分,當時認為不妥,遂于1971年11月20日只收不付,退出流通。
二、背綠水?。赫婧捅趁鎴D案同上。三幣王之首,流通時間短,存世稀少。區分真假背水,冠字很重要。
三、背綠: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背綠共160個冠號,其中補號907分為有人字暗記和無人字暗記兩種)。
四、紅三凸: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凸版有水印。冠號共565個,
五、紅色冠字三羅馬平版一角: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平版無水印。
六、紅色冠字二羅馬凸版一角: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凸版印刷,無水印。
七、紅色冠字二羅馬平版一角: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平版印刷,無水印。
八、三羅馬藍冠一角: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平版印刷,藍色冠字三羅馬。
九、二羅馬藍冠一角:正面和背面圖案同上,平版印刷,藍色冠字三羅馬。
十、凸版二角(三羅馬):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背面為國徽與牡丹花。
十一、三羅馬二角: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背面為國徽與牡丹花。
十二、二羅馬二角:同上。
十三、凸版水印五角:正面為紡織車工,反映輕工業建設成就;背面為棉花和梅花,棉花是人間最溫曖的花;梅花卻能在最冷的寒冬開放。凸版印刷有水印。
十四、平版水印五角:同上。平版有水印.
十五、普通五角:同上。平版無水印。
十六、古幣一元:正面為女拖拉機手(以新中國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為原型),反映以農業為基礎;背面為天山放牧圖。五星與古幣混合水印,凸版印刷。
十七、三羅馬一元:同上。
十八、二羅馬一元:同上。
十九、古幣水印車工:正面為車床工人生產圖,反映以工業為主導;背面為石油礦井。五星與古幣混合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五星水印車工:同上。五星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一、三羅煉鋼:正面為煉鋼工人生產圖,反映工業以“鋼”為綱;背面為露天煤礦。五星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二、二羅煉鋼:同上。
二十三、三羅馬十元:正面為人民代表走出大會堂,反映以民主為主題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背面為天安門。天安門固定水印,凸版印刷。
二十四、二羅馬十元:同上。
二十五、熒光十元:同上。在暗室里用紫外線直接從正面打光 可以看到背面美麗而規則的淡綠色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