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的存世量研究
第二套人民幣的存世量研究
為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一套人民幣折合比率為:第二套人民幣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幣1萬元。
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于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 ,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后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
各品種的數量相對很好統計,也確切地反映了各個品種的稀有程度。
第一位:大拾元 毫無疑問,這品種最少;
第二位:綠叁元 理所當然排在第二;
第三位:紅五元 也無可厚非;
第四位:海鷗五元 這品種前幾年從黃五元中脫穎而出,有一定存世量,依然排在第四位;
第五位:黃五元 平身見過唯一一刀,除此之外,我沒有見過五十連以上的;
第六位:紅一元 見過幾刀,收集比較分散,有一定數量大連號,受長線投資者追捧較多;
第七位:寶塔山二元 受長線投資者追捧較多,深藏的刀貨較多,大連號在淘寶也常見;
第八位:有號碼五分 沉淀太快,依然有刀貨,但大連號已經很少,長線投資者收藏不多,淘寶數量也少,從目前的可交易量來看,排在紅一元和寶塔山之后有點委曲;
第九位:黑一元 受長線投資者追捧較多,深藏的刀貨較多,大連號在淘寶也常見。豹子號比有號碼五分多;
第十位:有號一分(70年代) 這是一個特殊品種,影響力小,近半年只發現一刀。為七十年代末加印的有數碼的一分幣,與五十年代明顯的區別就是有“兒”暗記;
第十一位:火車頭二角 刀貨較多,捆貨依然存在。
第十二位:黃一角 刀貨較多,捆貨依然存在,大連號較多;
第十三位:深版五角 前幾年捆貨較多,這些年逐漸與淺版五角拉開價位,與淺版五角明顯的區別就是無水印;
第十四位:淺版五角 捆貨較多,舊幣少,相對存世量較多;
第十五位:有號碼一分(50年代) 發行量大,舊幣也多,依然能常見到捆貨;
第十六位:有號碼二分 捆貨很多,為二版幣數量最多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