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收藏市場的寒冬,第四套人民幣最不抗跌
從2011年的春節,北京馬甸市場里最熱鬧的柜臺就是紙幣收藏,單張1980版的50元人民幣最高賣到了3000多元。而一年之后隨著游資撤出和江浙風波,本市紙幣投資市場的虛火開始散去,其中第四套人民幣單張1980版50元跌到了3500元,而1980版的2元紙幣則從最高80多元跌到了20多元。不少在高位買進、接了“最后一棒”的投資者因此損失慘重。
和已經停止流通的第一、第二、第三套人民幣不同,第四套人民幣仍在逐步退市中,盡管因為其數量稀少已經展現出收藏價值,但由于流通數量遠超前三套人民幣,在此次下跌行情中首當其沖。
“1980版的50元紙幣,去年價格最高時,100張連號的賣50萬元,現在已經跌到了23萬元。”很多郵幣卡收藏市場對前來寥寥無幾的錢幣咨詢者,眼睛沒有一絲光澤。他告訴記者,前期倍受追捧的第四套人民幣的整體價格已經下跌了50%,“裸泳”的個別品種跌幅尤為厲害。小面額紙幣發行量大,所以非常不抗跌。一箱5萬張的5角紙幣最高賣到過4.8萬元,現在只有1.7萬元。1角紙幣則從一箱1.8萬元跌到了4000元。而1980版的2元紙幣更是從80多元一張跌到了30多元。
投資市場規律是永恒不變的,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物以稀為貴。而往往只有退潮的時候才能知道誰是裸泳的。第四套人民幣自2008年年底開始啟動行情,在短短兩年多時間里,不少品種漲幅高達10倍左右。但隨著游資撤出而江浙的高利貸風波則是導火索其驟冷的行情也讓接了最后一棒的普通投資者損失慘重。
“從去年開始,大量資金涌入紙幣市場,造成了其價格虛火,1980版的50元單張賣到了4000多元,無疑有著炒作嫌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去年有大筆資金入市成箱購買,人為抬高價格后撤出,目前各地市場都出現了拋售,自然跌得厲害。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前兩年股市不漲物業不漲錢存在銀行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紙幣生銹有不少蘇浙老板作為投資大量購買舊版紙幣而今年民企普遍出現資金困難,可能有相當多的人選擇賣出。此外,隨著投資市場的多元化,紙幣市場的吸引力也在減弱。
記者從多名業內人士處獲悉,隨著大批游資撤離,在去年10月后入市的普通投資者則大多損失慘重。“去年10月是紙幣投資市場最熱鬧的時候,但一年多后,高位入市的投資者基本上血本無歸。”。 江浙人拋售第四套人民幣,直接導致市場價的下跌。這一現象與江浙地區爆發的民間高利貸風波有關,由于資金鏈極度緊張,不少炒家和投資者開始出貨,回籠資金。對于這一說法,本市錢幣商人蘇先生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但從本市情況來看,藏品在瘋狂上漲之后出現下調也屬正常,“投資錢幣市場,相較郵票等其他品類風險更大,因此沒有收藏經驗的普通市民一定要謹慎入市。
“升值的價值和年代有很大關系,所以如果要投資紙幣,還是建議從第三套人民幣入手。”有業內人士建議稱。“第三套人民幣已經停止發行,但相比第一、第二套而言存世量相對多一些,價格也比較親民,升值的可能性較大。投資大師羅杰斯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小心!不要隨意投資那些你不了解的東西",不僅是對于紙幣來說,所有的收藏品都講究”老精稀,而非盲目跟風。即使目前紙幣郵票市場整體又陷低迷,但明星品種卻依舊維持高位,庚申猴票的市場價高達元,比去年又漲了千元,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