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2------貴金屬幣
我關注貴金屬幣是在95年,當時在月壇郵市發現有幾個幣商經營貴人民幣收藏金屬幣,經營的品種不多,都是小規格品種。我看到證書上有明確的發行量及行長或金幣公司總經理的簽名,對我有很大吸引力。
按當時我對價格的承受能力,我只能買四分之一以下的金幣和五盎司以下的銀幣,選擇標準主要是價格與發行數量的綜合考慮,題材也沒有限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選擇的范圍在擴大,特別是銀幣,由于最大是一公斤規格,所以就沒有限制了,我覺得規格越大,發行量越少,性價比越高。
1999年,我突然有了集齊一個系列的愿望,在當時貴金屬幣共分10大系列,我發現只有體育系列沒有大規格金幣,收集成本最低,正好我喜歡體育,所以就開始了體育題材的收集。
體育系列除了近兩年發行的29屆奧運以外,共17枚金幣,60枚銀幣,9枚銅幣,共86枚,這還不包括加厚幣。就這86枚錢幣,我用了幾年的時間,并多次專程去上海購買,收集難度最高的金幣是12屆足球,是從上海買的,難度最大的銀幣是95年世乒賽銀幣,是在錢幣博覽會上買的。
貴金屬幣收藏到05年,共收藏了幾百個品種,由于保險箱的容積有限,只能把錢幣,證書,包裝盒子分開保存,大部分包裝上都沒有印刷名稱,所以現在讓我很頭痛的是,幣和包裝對不上號了。
我收藏的貴金屬幣成本很低,一般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盎司金幣的價格都在1000元左右,只比當時的金價高一點,去年貴金屬幣價格大漲,我賣出了一部分,現在看最不應該賣的是發行量188枚的齊白石一公斤銀幣,和發行量680枚的中泰友誼一公斤銀幣,因為今年發行量1000枚以內的貴金屬幣價格又大幅度上漲了。
我計劃繼續整理我的貴金屬幣,幣、證書、包裝要對號入座,然后把我認為價值不高的賣掉。保留體育系列和部分精品,例如第一套金幣30周年、第一套銀幣兒童年、第一枚鈀幣89年熊貓、各種形狀的錢幣代表、各種常見規格的錢幣代表、各種特殊工藝的錢幣代表、發行數量在1萬以內的錢幣,特別是發行量在1000以內的,絕對不能再賣了。
最近幾年,貴金屬幣的發行量一般在3000枚以上,所以早期的發行量大的錢幣價格相對穩定,發行量少的價格越來越高了,收藏者想收藏量少品種只能找早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