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收藏知識
第二套人民幣從1955年3月至1962年4月止,共發行了11種面額,有主輔幣之分,計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5元10元,共16種版別,其中:1分2分5分2種(紙、硬幣各一種);1角2角5角各一種;1元券2種、2元和3元券各一種;5元券2種;10元券1種。
第二套人民幣共18枚,本冊全部收錄,以“蘇三幣”的“黑十元”、“綠叁圓”、“海鷗版伍圓”為代表,合稱為“四珍”,價值不菲。
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56年狂飆近三十萬倍,第二套人民幣沉淀47年蓄勢待發,天價傳奇隨時上演!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于1955年退出流通,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多時間,全套面值折合現在人民幣僅為17.665元,近些年來,價值一路飆升,暴漲至今已遠超500萬。緊隨其后的第二套人民幣無論從歷史稀缺性,還是從流通損耗方面來說,都與第一套無異,加之罕有的蘇聯代印“蘇三幣”一路領漲,在沉淀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后,價值飛升,蓄勢待發,如同1998年的第一套人民幣僅為28萬元,十余年便猛漲至如今的500萬元,第二套人民幣的天價傳奇也會是隨時上演,升值洪流必將勢不可擋!
53年版 拾圓 工農像
大黑拾即53版10元人民幣,“蘇三幣”之首,是中國解放后首次發行的十元面額人民幣。票券主顏色為黑色,故通稱為大黑拾;自1957年12月1日發行到1964年4月15日停止流通,短短的8年時間在中國錢幣歷史上可謂是曇花一現!目前完整的存世量不到二百張,它是第二套人民幣種“四大珍品”之一,也是新中國紙幣中第一張實際使用價值最高的票券。它特殊的歷史背景,極少的存世量,再加之極短的流通時間,使得它的投資空間十分廣闊!
特征說明:1、正面左側有國徽固定水印。
2、四周尤其左邊有較寬的白邊,俗稱“大白邊”。
3、由蘇聯代印,存世量極少,極其珍貴。(目前市場價高達28.8萬元)
53年版 伍圓 各民族大團結
第二套人民幣中的5元券有三個版本,53版和56年的海鷗水印版和空心五星版,53版這張也被稱為“紅五元”。5元券圖案中,眾多不同民族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物刻畫十分精彩,展現了各階層、各民族大團結的主題,而且所有人物全部朝向天安門城樓上方呈歡呼狀,隱含擁護黨和毛主席的深刻含義。與其說是收藏紙幣,倒不如說是收藏了一段新中國的歷史,透過紙幣上的畫面,感受更多的是濃濃的時代氣息,此時的張張紙幣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橋梁,把人們帶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面額:伍圓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65 x 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各民族大團結圖
特征說明: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
2、由蘇聯代印,珍稀。
56年版 伍圓 各民族大團結
海鷗水印版5元的存世量非常少,它的存世量相比53年3元,53年5元差不多,它是在收回蘇三版后的唯一過渡的票券,因此更具升值空間,并已成為第二套紙幣中四珍之一 。海鷗水印版5元是第二套紙幣中的黑馬!
面額:伍圓
發行時間:1962年4月20日
票面尺寸:165 x 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九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各民族大團結圖
特征說明: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和空心五角星水印兩種鈔紙,前者較少。
2、暗記:正面華表下穿白衣服人左手下有“人”;正面左側花飾左下有“五”;正面右側花飾右下有“六”;背面左側花符下方有“六”、“工”。
53年版 叁圓 井岡山
由于“蘇三幣”早在1964年5月15日就已經停兌,當時人民生活尚不富裕,收藏意識不強,市面上的大部分紙幣被銀行收回銷毀,加上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其存世的數量極少;能夠完整成套的《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十分珍稀。
面額:叁圓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60 x 72.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井岡山龍源口圖
特征說明: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
2、是人民幣發行史上唯一的一枚叁圓面額票券,由周總理指定。
3、由蘇聯代印,十分珍稀。
53年版 貳圓 寶塔山
第二套人民幣樣式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邊框形式,采用左右花紋對稱的新規格,票面尺幅按面額大小分檔次遞增,整個圖案、花邊、花紋線條鮮明、精密、美觀、活潑,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55 x 70mm
冠號: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延安寶塔山圖
主要特征:花卉實心五星水印
特征說明: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2、暗記:正面行名左下有“3”;正面左側山坡上有“2”;背面右側花
符左上有“中”;背面中字左方有“人”;背面左數第三個臺階左上有“民”。
53年版 壹圓 天安門 (紅)、(黑)
紅一元是二版幣中極具觀賞性的券別之一,它色彩鮮艷,特別是主景天安門四周呈放射狀的黃色底紋,以及外圍延伸的淡綠色放射帶狀的底紋刻畫,非常精彩!給人天安門霞光萬道的壯美感覺。更大膽的想象展現在我的腦海中:在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領導下,勝利的光輝普照神州!之后的五六年券則暗淡很多,工藝難度也有所下降!
面額:壹圓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50 x 6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一色
正面圖案:天安門圖 (紅)
第二套人民幣在流通的過程中1元券(53版紅1元)做過改版,原因就是該券種面市流通四個月后,發現出現嚴重的變色、褪色現象,隨即重新設計、印刷了新版1元券(56版黑1元)。“黑一元”與紅一元除了年號改為“一九五六年”外,取消了天安門圖景上的8個宮燈,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兩條標語。
面額:壹圓
發行時間:1961年3月25日
票面尺寸:150 x 6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八色、凹印二色
正面圖案:天安門圖(黑)
53年版 伍角 水電站
面額:伍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正面圖案:小豐滿水電站圖
背景圖案:國徽和中國人們銀行伍角的漢、蒙、維、藏文字
票面尺寸:125 x 5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七色、凹印一色
有水印
無水印
53年版 貳角 火車
第二套人民幣的凹印版是以我國傳統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其優點是版紋深、墨層厚,有較好的反假防偽功能。因此,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后立即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歡迎,稱贊這套人民幣好看、好認、好算、好使。
面額:貳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正面圖案:火車圖
背景圖案:國徽和中國人們銀行貳角的漢、蒙、維、藏文字
票面尺寸:120 x 5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凹印一色
53年版 壹角 拖拉機
53年版“壹角”通常稱為黃一角,它是新中國紙幣中最先發行的角券,是人民幣紙幣史上的第一張角券;正面主顏色為黃色,間有棕色及淺草綠色,背面主色為棕色及淺草綠色,間有粉色,其正面主圖為耕地拖拉機,充分體現當時農業生產的迅速恢復和發展。
面額:壹角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15 x 52.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六色、凹印一色
正面圖案:拖拉機圖
特征說明:1、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無水印兩種鈔紙。
2、暗記:正面左側拖拉機前有“工”;正面左側拖拉機頭下方有“中”;正面拖拉機后有邊犁上有“工”。
53年版 伍分 輪船(有號碼/無號碼)
無號紙分幣在80年代發行,有人將無號紙分幣歸納到第三套人民幣,但按人民銀行的公布,無號紙分幣是屬于第二套人民幣的范圍。
面額:伍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100 x 4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五色
正面圖案:輪船圖
面額:伍分
發行時間:有號碼用完再版改為無號碼
票面尺寸:100 x 47.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
印刷工藝:膠印五色
正面圖案:輪船圖
53年版 貳分 飛機(有號碼/無號碼)
面額:貳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95 x 4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
正面圖案:飛機圖
面額:貳分
發行時間:有號碼用完再版改為無號碼
票面尺寸:95 x 4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
正面圖案:飛機圖
53年版 壹分 汽車(有號碼/無號碼)
面額:壹分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票面尺寸:90 x 42.5mm
字冠、號碼:三字冠、七號碼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
正面圖案:汽車圖
特征說明:1、無水印。2、三位羅馬冠字,七位阿拉伯數字號碼。
面額:壹分
發行時間:有號碼用完再版改為無號碼
票面尺寸:90 x 42.5mm
字冠、號碼:二字冠
印刷工藝:膠印四色
正面圖案:汽車圖
特征說明:1、無水印。2、只有冠字而無號碼,冠字按行先后分為小三字冠、大三字冠和大二字冠三種,小三字冠較少。按冠字排列不同有人統計328種,其中三字冠234種,二字冠94種。3、暗記:正面汽車與面值之間的遠方有近似“兒”字。
停止流通后紙分幣身價暴漲,長號5分幣升倍!
自從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停止流通后,紙分幣收藏迅速升溫,在錢幣市場嚴重缺貨的情況下,買家們甚至愿意出高價購買或到外地市場尋寶。目前長號5分幣由于存世量少,其市場價值已較其面值上漲了倍,業內人士預計,紙分幣的牛市還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