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元紙幣的發(fā)行背景及收藏價值淺析
對于喜愛珍藏的朋友來說,對1953年3元人民幣這款錢幣想必多是略知一二。它是中國鈔幣史上唯一的一枚3元面值人民幣,隸屬于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種。由我國委托前蘇聯(lián)印刷,采用了防偽技術。但后來由于中蘇關系的一定惡化,為防止“真版假幣”令我國金融行業(yè)方面受到重創(chuàng),中國人民銀行于1964年5月15日,對3元人民幣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由此,1953年3元人民幣價格如今就顯得相對較高了,畢竟市面上存在很少。目前,其價格已達到有4萬多了,相對而言,1953年3元人民幣這款紙幣,其價格非??捎^。
從它的唯一性可以看出其歷史地位的獨特性。1953年3元人民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行的唯一一款面值3元的紙幣,為什么大家普通不認識3元人民幣呢?因為它的傳世量非常少,市場流通量很少,鑒于量小的藏品是大家普遍熱愛的投資對象,3元當然“首當其沖”,成為大家掠奪的對象。
從1953年3元人民幣政治因素上看,它有很強的歷史收藏價值。由于當年我國的印刷技術還很落后,所以3元面額鈔票是委托蘇聯(lián)代為印刷的其中之一。當出現(xiàn)中蘇交惡的的時候,蘇方利用手中的印版繼續(xù)印刷,擾亂我國金融秩序。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被迫宣布回收3元等人民幣,當時出臺政策,要求持有者到銀行把這三種鈔票兌換成其它面額的鈔票,限期一個月,過期作廢。如此雷厲風行的執(zhí)行,當時很多人紛紛就把錢幣回交給國家,留在市場的3元鈔票就很少。時隔六七十年,當年的3元如今身價一路在飆升,和它本身的政治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對于收藏家而言,1953年3元人民幣就成為了人人想得之的存在。在收藏方面,只要找準門路,得到機會,可以放手一搏,好好珍藏起來。若日后有機會,可進行相關投資。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收藏的紙幣也要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意識,萬一哪天其價格就可能下跌了呢?
所以,更多的時候,也不要掉以輕心。這就要要求收藏家們,放亮雙眼。既要有長遠意識,也要有一種識別1953年3元人民幣的能力。不要被當前市面上存在的偽造品迷惑了雙眼,從而上當受騙。要有識別錢幣的意識,可詢問知名專家,或者是提高自身的辨識能力。
1953年3元紙幣發(fā)行背景
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三元,其圖案采用的是井岡山,是為了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周總理指定印刷發(fā)行的,因而也稱“井岡山叁圓”;又因為是由蘇聯(lián)代印的,又有“蘇三元”之稱。這是我國發(fā)行過的所有紙幣中唯一的一版三元面值的紙幣。
1953年3元紙幣的收藏價值
蘇三元前后共使用了9年,存世量少,而作為中國人民幣歷史上唯一一枚三元面額紙幣,又具唯一性,這就決定了其價格不會很低,最高時曾達到58000元。不過如今的市場價格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
蘇三元是周總理指定印刷發(fā)行的,而中國人民幣對周總理又有著特殊的情懷,因而,收藏一張?zhí)K三元,是非常具有紀念意義的。
1953年3元,它的全名叫做第二套人民幣53年3元井岡山,也被稱之為綠三元,因為它的整體設計風格以綠色為主。
在正面位置的中央位置寫著中國人民銀行,而在左右兩邊則分別以兩個圓形的圖案圈著繁體字的“3元”字樣,在中間的位置則是井岡山龍源口圖,整體搭配之下有一種非常融合的美感,據(jù)悉,這一款1953年3元的設計尺寸為16×7.25厘米。
這一款1953年3元的發(fā)行時間在1955年3月1日,而在1964年5月15日,開始只收不付。
如此遙遠,而且當時大家對于收藏行業(yè)又無知,當然能夠讓這一款藏品顯得越發(fā)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