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棗紅1角價格高昂的原因探討
第三套人民幣共包含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共7種面額,9種版別,1角的有三種版別,目前被市場認為最為珍貴的為棗紅1角券,這版1角券是從1971年11月開始,銀行只收不付。它是我國獨立設計印刷的第一版紙鈔,是第三套人民幣的首發(fā)票券,也是第三套人民幣1角幣中唯一一張年號為“1960”的紙幣,被尊稱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的“幣王”!數(shù)量極其稀少,升值潛力巨大!
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發(fā)行于1960年,票面主體為棗紅色。這枚1角券發(fā)行沒多久就被細心的人發(fā)現(xiàn)票面圖案中的人物是從左向右前進,正值存在“路線”之爭的年代,犯了十分嚴重的“右傾”錯誤,所以發(fā)行后沒怎么流通就被回收銷毀,市面上很少見到。正是因為當時的這個錯誤,成就了棗紅一角的自身價值,如今已成為收藏家尋求的珍品!
1960年棗紅1角,指的是1960年發(fā)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角紙幣。因其主色和背面著色與常用的一角紙幣不同,而被稱為“棗紅一角”,因其發(fā)行時間短,存世量稀少,成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鈔王”。
1960年棗紅1角價格高昂的原因探討:
1960年棗紅1角沒有像其它紙幣實行數(shù)次或多次的印制發(fā)行,流通時間卻長達九年,消耗了大量品相全新品的紙幣,導致現(xiàn)在的全新未流通品及全新品少之又少。棗紅一角幣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這在當時“左右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了嚴重的“右傾”錯誤。此后,該券即遭到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而棗紅一角錢幣上的“路線錯誤”卻使“棗紅一角”在今天成為收藏界的寵兒。
1960年棗紅1角的存世量比郵票中第一輪80年猴票的存世量少很多,但80年猴票市價比60年紅1角市價高出很多;80年猴票的發(fā)行量近約五百萬,發(fā)行時文革早已停止,集郵活動早就恢復,已有較廣泛的收藏基礎(這也是80年猴票的存世量比棗紅1角存世量多的原因),目前郵商對80年猴版的囤積,炒作及收藏人數(shù)的增多,是其市場價格比60年紅1角高很多的原因,而目前市場上沒有對60年1角進行炒作,因為它的全新品存世量實在太少,沒有貨源提供炒作,而不會成為炒作目標,也根本達不到炒作的目的;因此紅一角有少量的投資機會。
從表面看棗紅1角已在兩年內大幅上漲了數(shù)倍,可能有人覺得以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回收價格超過3000元一張投資的話,風險很高,但如果沒有從根本來看棗紅1角的實際價值,投資的信心就會大打折扣。
1960年棗紅1角回收價格升值并非是由于炒作及投資引起的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收藏的大量需求,將市場本來就很少的存貨消耗掉,但收藏的需求仍在大幅增長,升值上漲是很自然的事,同時由于前幾年幾乎沒有什么上漲,這兩年的上漲升值,也是一種對前幾年市價較低的補漲。
而目前錢幣市場上沒有人炒作棗紅1角,因為存世量稀少,根本就沒貨可炒。估計這兩年棗紅1角的市場價值仍有驚人的表現(xiàn),相信在較短的時間內市場價值會突破3000元。很多人認為1960年棗紅1角只有全新未流通品及全新品才有投資價值,但由于棗紅1角的全新品以上的存世量實在太少,其實七八成新以上的也具有較高的收藏投資價值。5成新以下太舊太破損的,投資價值較低。
棗紅1角特點:
由于當時的社會背景,我國正處于文化大革命時期,對于左右有著很大的爭議,剛好這張1角的主體圖案的人群是向右走,認為是右側錯誤,隨后央行就匆忙的改版,把主體顏色為棗紅的1角改為綠色,同時人群的走勢改為左走。
原因有二:一是存量極少,絕大部分人沒見過;二是市場上看不到,交易量很少。由此可以判斷棗紅1角未來收藏價值不可估量,相比較同時代的存量有相當數(shù)量的“背綠水印”而言,棗紅1角特殊歷史環(huán)境下的產物,3000元只是開始,上升空間極大,收藏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