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身價上漲迅速
棗紅1角,指的是1960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的1角紙幣。因其主色和背面著色與常用的1角紙幣不同,而被稱為“棗紅1角”,因其發行時間短,存世量稀少,成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鈔王”。
第三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紙幣有3種,即“棗紅1角”和“背綠1角”和當年常用的“背褐1角”。第三套人民幣中的“棗紅1角”,發行時間是1962年4月20號,票面主體為棗紅色。發行之初,發現“棗紅1角”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這在當時“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嚴重的“右傾”錯誤。因此“棗紅1角”沒怎么流通就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 為挽回“棗紅1角”的錯誤而隨后發行的是“背綠1角”。卻因這枚1角鈔票由于當年發行的2角紙鈔背面顏色都為綠色,在交易過程極易造成混淆,故僅使用14個月便也遭回收,由此成為歷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紙幣。
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代人,大多對“棗紅1角”和“背綠1角”沒多大印象,因為它們發行時間短,流通少。當時人們使用最多的是背面為褐色的一毛錢,即“背褐1角”。“棗紅1角”的身價已飆漲至七八千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集萬千目光于一身,已成為各路藏家奮力尋求的稀世珍品。
棗紅1角在發行設計:采用三字冠、七號碼,空心五角星水印,是第三版的首發票券,票幅比同面額其他票券大,具體尺寸是114×52mm,號碼形體和印制位置也不同于其他票券。于1971年11月20日開始提前只收不付,大量銷毀后存量非常少,稱之為稀世珍品并不為過。棗紅一角正面圖案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由于票幅規格、顏色、設計、格調、冠號位置、政治底蘊與所有其它三版角幣都完全不同,棗紅一角是三版幣中的靈魂,最具有代表性,沒有這張紙幣的,只有加入這枚中國紙幣史上唯一一枚能反映瘋狂文革時代特征的紅一角,三版小全套好似立即活了一般,是三版紙幣收藏的靈魂。
第三套人民幣棗紅一角,指的是1960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角紙幣。因其主色和背面著色與常用的一角紙幣不同,而被稱為“棗紅一角”,因其發行時間短,存世量稀少,成為第三套人民幣的“鈔王”。第三套人民幣共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9種版別,其中1角紙幣有3種,即“棗紅一角”和“背綠一角”和當年常用的“背褐一角”。
第三套人民幣中的“棗紅一角”,發行時間是1962年4月20號,票面主體為棗紅色。發行之初,細心的人們發現“棗紅一角”券面圖案中的人物自左向右前進,這在當時“路線”之爭甚囂塵上的年代,犯了嚴重的“右傾”錯誤。因此“棗紅一角”沒怎么流通就遭到嚴苛的回收銷毀,存世量驟減。
第三套人民幣棗紅1角身價上漲迅速
為挽回“棗紅一角”的錯誤而隨后發行的是“背綠一角”。卻因這枚1角鈔票由于當年發行的2角紙鈔背面顏色都為綠色,在交易過程極易造成混淆,故僅使用了14個月便也遭回收,由此成為歷史上流通時間最短的紙幣。出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代人,大多對“棗紅一角”和“背綠一角”沒多大印象,因為它們發行時間短,流通少。當時人們使用最多的是背面為褐色的一毛錢,即“背褐一角” 棗紅一角”現在的身價已飆漲至三千元,成為收藏界的寵兒,集萬千目光于一身,已成為各路藏家奮力尋求的稀世珍品。
紙幣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形式,而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發明,即中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中國則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那么,1960年1角紙幣值多少錢呢?我們來看看最新1角紙幣價格表。
1960年1角紙幣值多少錢?有收藏紙幣習慣的人聽說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一角紙幣已經上萬元,就拿出自己手上的第三套一角紙幣想要兌換,可是到了收藏市場,卻被告知這個版本只值幾十元,巨大的反差來自哪里?不同版本回收價格不同,此外還要看紙幣的品相,例如是否有褶皺、是否污染破損,都會影響回收價格,而普通的一張第三套一角紙幣市場價格僅為幾十元。第三套人民幣一角紙幣,共發行了三種不同版別、九種不同形態,而不同版本形態的一角紙幣也有不同的收藏價值。
區分它們最主要從有無水印、羅馬文字的顏色、是否為防偽油墨等方面進行判斷。其中背綠一角被稱為第三套人民幣“幣王”,目前有外地市場叫價1萬元,而棗紅一角同樣也身價不菲。價值最高的背綠一角設計于1962年,背面圖案為墨綠色菊花圖案,看上去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故有人稱之為“背綠券”或“蝴蝶券”,但目前收藏市場上并不多見。
“蝴蝶券”著色較差,紙質單薄,背面圖案色澤極易與1962年二角券背面顏色混淆,發行僅一年,人民銀行就決定將其收回。背綠一角便成為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量最少、發行時間最短、存世量最少的紙幣。以上便是1960年1角紙幣值多少錢的介紹,另外要提醒的是,我們在收藏紙幣的時候,要確保紙幣的品相。對有輕度軟折的紙幣,平整地放在手中,壓上重物,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所改觀。要注意,收藏的早期紙幣,因多為薄棉紙質,忌用熨斗燙或用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