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元人民幣的特點及收藏價值分析
最近市場上第二套人民幣的收藏又引發 了關注,這是這套人民幣在市場上進一步提升的結果,單張的紙幣發展也會推動整套人民幣在市場上的關注度,有市場的關注度自然會得到消費者的青睞。1953年2元紙幣也是寶塔山貳圓紙幣,可以看見現在的沒有二元紙幣的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是一套歷史性的人民幣,這張二元人民幣就顯得非常的珍貴了。1953年2元紙幣的發行時間是在1955年3月1日,在市場上的流通時間比起其它的第二套人民幣幣種來說,這張紙幣的發展時間比較長久了。
1953年2元紙幣在1976年12月的時候才開始只收不付,流通的時間久1953年2元紙幣在市場上的使用率相當之高,所以它的品相也難以得到保證。第二套人民幣發行的時候水印并不是全套錢幣普及,只有個別幾張紙幣有水印,1953年2元紙幣中有混合實心水印,熟悉收藏投資的朋友都知道,有水印的紙幣在市場上的收藏價格更高。1953年2元紙幣除了水印之外還有暗記,投資收藏紙幣的朋友可以去學習這些知識,避免自己在收藏的過程中上當受騙。
1953年2元紙幣的收藏熱度一直不減,有能力的收藏者更多的關注這款人民幣在市場上的發展,想要收藏1953年2元紙幣全新品相是比較難得的,有機會遇上八品的一定不要錯過投資的時機,1953年2元紙幣在市場上的收藏價格是在2500元人民幣左右,二元紙幣在市場上的稀缺程度高,投資收藏不會失望。
在前幾年國家就已經下發了不再發行2元人民幣,但可以繼續使用的政策,漸漸的兩元紙幣也基本退出了流通市場,在進入收藏市場之后,不同年代的兩元紙幣都擁有了自己的價值,當然發行年代不一樣,價格也有高低之分,目前十分熱門的還是2元寶塔山紙幣。它是在1953年開始正式進入人們手中,并且停止于1976年,一共在流通市場上行走了二十幾年,從此就慢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有很多市民都沒有見過這枚紙幣,就算在收藏市場上也很少難見到,而現在2元寶塔山價格已經上漲到了很高的價位,成為了收藏品中的熱點。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當時已消除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工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商品經濟日益活躍,市場物價穩定。國家財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連續幾年收大于支,國家商品庫存、黃金儲備也連年增加,貨幣制度相應鞏固和健全,一個獨立、統一的貨幣制度已建立起來。但是,由于解放前連續多年的通貨膨脹遺留的影響沒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幣的面額較大(最大為5萬元),而且單位價值較低,在流通和計算時,以萬元為單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很大不方便。為了改變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質量,進一步健全我國貨幣制度,1955年2月21日國務院發布命令,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自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海鷗水印票券共有2元,3元、1953年版5元和1956年5元券四種,其中2元券設計之初,原設計稿為金黃色,與其他主幣色調很不協調,且1元券與2元券之間的色樣,在廣大勞動群眾的習慣上易于混淆,建議改為藍色。3元券和1953年版5元券就是俗稱 蘇三版中的兩枚。 2元延安寶塔山圖景,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的戰斗歷程。
第二套人民幣2元寶塔山紙幣上的寶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志性建筑,是游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寶塔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范仲淹題刻的嘉嶺山隸書最著名,還有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寶塔山是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一體、歷史文物與革命舊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1953年2元人民幣的特點:
1、實星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
2、暗記:正面行名左下有3;左側山坡上有2;背面右側花符左上有中;中字左方有人;左數第三個臺階左上有民。
3、背面延安寶塔山。延安寶塔山古稱嘉嶺山,位于延安城東南,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通常稱作寶塔山。山高1135.5米,山上寶塔始建于唐,現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米,樓閣式磚塔。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和象征,只有登上寶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成了更多人們的業余愛好,從最開始的古董收藏到如今的人民幣收藏,從收藏的引以為傲到如今的收藏投資,到現在,我國共發行五套人民幣,對于前期的人民幣來說有著不小的收藏價值,在這五套人民幣中,第二套人民幣收藏價值更加特殊,是錢幣收藏的焦點。
第二套人民幣存量小,收藏價值高,因此成為了人民幣收藏愛好者們喜愛的收藏珍品。在第二套人民幣中有著很多珍惜的幣種,例如蘇三元、海鷗五元、大黑十,其中,海鷗五元紙幣最受歡迎與重視,成為人民幣收藏市場的黑馬。其得名于由實心星和海鷗圖案組成的水印。海鷗二元進入收藏市場,便受到大量愛好者的喜愛,從而擁有了更大的升值潛力。
2元幣種的領頭羊
第二套人民幣是為了適應當時年代的需求,它的出現也消除了我國通貨膨脹的現象,也是為了彌補第一套人民幣面額過大而去發行的。從1955年發行到1976年停止流通,經歷了20余年的風風雨雨,后來因為中蘇關系惡化所以才被迫停止流通。其中,第二版人民幣貳元寶塔山還是我國2元幣種的領頭羊,在第二版人民幣貳元寶塔山發行之前,我國是沒有2元面值的幣種。
首次采用漢維蒙藏四種民族文字
第二版人民幣貳元寶塔山在設計上更是體現出我國的民族色彩,在設計思想上突出體現了民族性和藝術性的相結合,也體現出了濃郁的民族風格。第二版人民幣貳元寶塔山在票面上首次采用漢、維、蒙、藏四種民族的文字,票面上還采用了左右花紋相對稱的版式。這款貨幣在發行以后,更是得到了我國廣大群眾的認可和喜愛。
暗記多樣化
票面中心圖案右邊坡地的草叢中小路下方,或從左數第四個穹形門右下0.25公分處,有略向左傾斜的漢字數字七;票券背面中國人民銀行的中字的左上的框內第二條細線上方左側、半圓的弧線下方有淡藍色的人字樣;背面左邊少數民族字第二行左下框內由上而下第三條線(較其他兩條線粗些)左拐角處有民字樣;票面山腳下湖水中(即一九五三年的九與五中間向上0.7公分處)有一個中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