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真假鑒別
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特點:
1、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水印。
2、未發現暗記。
3、是人民幣發行史上一枚三元面額票劵,由指定。
4、由蘇聯代印,珍惜。
中國紙幣史上的一枚3元面額紙幣。
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數量確實非常少。1953年3元整體顏色為淡綠色,比現在流通的1元人民幣稍微大一些。紙幣的正面兩端都印有“叁圓”字樣,下面標著“一九五三年”,正上方為“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石橋周圍的花邊為深綠色,中間的底紋為黃色。紙幣的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叁元”字樣。這張三元紙幣是我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也是我國發行的一種面額為三元的人民幣,它的流通時間非常短,目前存世量較少,其價格先不談品相,稍新一些的價格都在4萬多元。
1953年3元是我國第二套人民幣中的一張,也是我國發行的3元面額的錢幣,由于印鈔技術比較落后,大多數的紙幣都是由蘇聯代印的,蘇聯把印刷盧布的技術用在印刷三元人民幣上。后來,中蘇交惡,蘇方利用手中的印版繼續印刷,并通過新疆和東北邊境投放到我國境內,擾亂我國金融秩序。中國人民銀行被迫宣布回收這三種紙幣,人們也紛紛支持,都回到銀行兌換,而一些沒有兌換的錢幣,就留在了市面上,成為現在收藏者的珍寶。現在的錢幣市場,3元幣很少見,想找到全品的就更難了,而且那時候的人們沒有收藏意識,流通量很少。現在全品的3元紙幣已經炒到5萬元出頭了,而且錢幣收藏市場里還幾乎沒貨,只有少數店里有幾張而且大多是八成新或者更舊的。
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前后共使用了9年,是為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指定印刷發行的,由蘇聯代印。是借鑒當時蘇聯的盧布常用“三”的面額。此版幣是中國的一枚三元面額紙幣。目前存世量甚少,收藏市場叫價數千元。一般市場里常能看見的,是經過粘貼修補的舊幣,沒多少實際收藏價值。由于全國人民對有著獨特的情懷,基本有此張紙幣的收藏者都不愿意出手,以紀念。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市場非常稀有。
第二套人民幣1953年3元整體顏色為淡綠色,比現在流通的一元人民幣稍大,長約16厘米,寬約7厘米。紙幣正面左右兩端印有“叁圓”字樣,下方印“一九五三年”,中間是井岡山龍源口石橋圖景,底紋為黃色。紙幣背面圖案是花紋和國徽,中間有漢、維、蒙、藏四種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叁元”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