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1953年1角紙幣
作為中國貨幣史上的第一角的1953年1角紙幣的歷史地位不可替代,它的出現影響了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同時改變了中國貨幣史上貨幣發行的舊模式,與其它紙幣相比,1953年1角的代表性更強,更為突出,目前這種紙角幣已在流通貨幣的國輔幣,將慢慢停止印刷,不再影響著社會向前發展。
中國的第二套人民幣是在1953年出版發行的,其中的一角紙幣又被稱為5301,也就是1953年1角紙幣,這種人民幣以拖拉機在農田工作的圖作為正面的主圖,這么設計是為了反映我國機械生產的一個現狀,整個色調主要以綠色為主;背面圖案則是一個國徽,其他并沒有什么比較特殊的圖案,而在國徽的下面還有一行“中國人民銀行”的小字,在下面就是用四種語言寫的“壹角”這幾個字,這樣的設計很容易給人一種特殊的感情;這張紙幣停止流通時間是1964年5月15日。1953年1角紙幣的正面的圖案是一輛拖拉機在田間工作的場景。圖案在人民幣的左邊。而人民幣的右邊是一角兩個漢字。人民幣的上面是它的發行部門。人民幣的下面是它的發行時間。1953年1角紙幣是我國的第二套人民幣的一枚券別,第二套人民幣發行時間在1955年3月1日開始,停止流通一直等到1964年5月15日。所以這一套人民幣的流通時間并不長,僅9年之久。可謂是壽命最短的人民幣,所以它的存世量也并不多,再加上年代久遠,所以價格十分的高。在紙幣收藏市場初具規模的這幾年來,這枚53年1角紙幣價格越竄越高,成為第二套人民幣的一匹強勢黑馬。
1953年1角通稱黃一角,其設計突出主題的巧妙性在于圖案顏色的碰撞,主圖的耕地與金黃色的顏色,讓人聯想到的是農業的發展與建設國家的金色希望是一起的。清楚的記得紙幣的發行正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套屬于中國自己的貨幣,在貨幣發行的前提下,我國的經濟建設開始又對農業的重視和后來工業發展的飛速前進。即便工業再發展迅速,也離不開農業的基礎。1953年1角紙幣投資行情極佳,它的價值會隨著市場上存世量的下降而上升,所收藏1953年1角紙幣的前景是值得看好的,1953年1角紙幣有自己的防偽標識,對于這樣高價的紙幣收藏也會有一定的保障。